|
北京-儿时的记忆
; s/ x( h4 z" L& I7 A+ i/ b2 U" {( }( q% H
作者 邵岳" Y- \7 l4 Q) G( C! C8 `
1 j/ r5 @, K" N1 z说起北京给我留下深刻记忆的不是那些名胜古迹,不是大宅深院,而是我姥姥家安定门外皇姑坟,一个普普通通的平民小巷。
* K' }: R/ Q6 t5 |' W/ U/ h0 r9 X, j' X7 `
! J5 F% a( i) v1 M2 z$ y+ {因为父母从事地质行业,在我小时候,经常把我放在姥姥家,在那里我结交了儿时的伙伴,他们的快乐幽默伴随我渡过了愉快的少儿时光。 [7 X4 c3 o5 ~9 t
: L0 Q) `$ d" W9 g% j/ \ K9 H3 _& F/ D$ W
姥姥的家很小,两间屋,没有煤气,里面的屋里有个取暖的炉子,烧蜂窝煤球。外面有个棚子,用来存储杂物。姥姥是个小学教师,很有主见,但对隔一代却很民主,也很疼爱。那时物质极其匮乏,但买两毛钱的肉是不需要凭票的,姥姥就常常带我一次次去买。记忆中姥姥家的窗子上经常挂着一串串风干的肉。& ?! c: ]. W8 b X: B. p
( a0 J. q- A1 u# k
' n% D. w$ ?! Y+ \4 M+ {姥姥家旁边有个小杂货铺,它的主人是一对非常和蔼的夫妇。记忆最深的是铺里的酸枣面,是酸枣磨成粉制成的,酸中带甜,非常好吃。还有就是糖块,一分钱一块,不象外地需糖票,可以随便买,这也是我喜欢北京的原因。小铺里有个非常大的酒罈子,铺里充满了醇厚的酒香,非常特别,每次闻到它的气息,总是感到非常亲切。晚饭后,和小伙伴推着铁环在小区乱跑。每当过年就拿着灯笼,在外面放鞭炮。是童年非常快乐的时光。% p/ B# N/ y1 `% I& E# ?
0 j! \( ?% m9 e
- d& k2 f2 i" P$ X, v2 N1 m后来大一点有了月票更是和同学坐车乱跑。去地潭打乒乓球,到香山卧佛寺看风景。也时常去颐和园,那时颐和园还没有门,我们经常爬到水法上玩石头。还照了很照片。北京孩子很能干,回来后我们自己洗。老北京很讲礼数,规矩很多,每次到同学家都能受到平等礼待。' X" ]2 ^2 [) Q& {: Z ~# L( T
, u, Q' Z0 I) o* y" ^
. R: a0 L: c ]
几十年过去了,即使我去过国内外大大小小的城市,遇见过形形色色的人,但多少次午夜梦回,那平平淡淡的小巷,那些恬淡幽默的儿时玩伴,总是那么顽固,清晰地在我的梦里。
( v6 P, r% y) U, P
5 F" j2 b# ]2 Q% d |
|